|
您的位置:上海离婚律师 → 热点新闻 → 热心的哥拉活途中劝和离婚男女
热心的哥拉活途中劝和离婚男女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上海离婚律师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4-08-23
“您好!去哪儿啊?”出租车司机把车停稳,亲切地问道。他叫马永田,今年52岁,从1990年开始开出租,至今已有24年了,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“的哥”。 拉活途中劝和离婚男女 “帮助别人让我满足” 许多人都觉得出租车司机属于服务行业,不被人尊重,但马永田可不这么看,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,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。外地人来北京打车,他们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出租车司机这儿获得的,从某种程度而言,这个岗位代表着北京形象,是面对外界的窗口。” 开出租车是个辛苦活儿,马永田一干就是20余年,他老是能自得其乐。“我们这行阅人无数,各种职业和性格的人都有,在他们身上能了解一些自己接触不到的领域和一些新鲜有趣的故事。上次我拉了一个特别外向的美国小伙儿,他在北京留学,跟我聊了好多在京旅游因语言不通而引发的尴尬事儿。” “有一次拉活,我遇到一对年轻男女,说要去民政局,一路上,俩人一直吵吵闹闹的,我听了一会儿才知道,敢情他们是一对两口子,要去办离婚的。”马师傅对记者说,他们看上去年龄都不大,感觉像刚结婚没多久的。女方一直在哭诉自己受到的委屈,男方也是一脸痛苦的表情。 “刚开始我没敢搭茬,毕竟属于别人的私事,后来我听着听着就明白了,都是因为家庭琐事。”于是,已年过半百的马师傅看不过去了,开始批评他们,“两人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,已经是非同小可的缘分了,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离婚,否则将来到哪都长不了。”本来打得火热朝天的小两口此时都不说话了,把眼光投向窗外。 马师傅继续说道,“谁都有不对的时候,要多看对方的长处,懂得相互包容,男方要体谅女方为家庭做出的牺牲,女方也要理解男方在外打拼的不易……” 记者追问,那后来结果如何?马师傅笑了:“还没到民政局呢,车就原路返回了。” 还有一次,马师傅在宣武医院附近拉活,有一个小伙子在一位老太太前面示意打车,他把车停下来跟小伙子商量,那位老人岁数挺大,看上去身体不太好,能不能先让她上车?小伙子听完之后二话不说就把老人搀过来了。“有些司机不爱拉老弱病残孕,但是我觉得他们出门不方便,同时打车的情况下,我会优先照顾他们。”马师傅说,“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我感受到一种满足,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。” 避吃葱蒜韭菜 “服务行业得讲究细节” 马师傅是老北京人,走哪都是熟门熟路,他更有一副北京人特有的热心肠。 有一次,他遇到一个外地来京的老大爷,手里拿着一张纸,递给马师傅,说要去这里,他一看,原来是路边发的小广告,一个从未听说的私人诊所。 马师傅就多了一个心眼,问大爷看什么病。大爷说自己经常腿疼,看了两家医院效果都不好,看广告写得不错,打算去瞧病。马师傅一听赶忙进行劝阻:“这小广告都是骗人的,我在北京这么多年,还真没听说过这家骨科医院。”看大爷一脸茫然的表情,马师傅建议,“您这腿疼属于老年病,我带您去一家专看老年骨科的大医院吧。” 大爷将信将疑,最后还是同意并索要了马师傅的电话。“大概过了一个多月,有一天,我突然收到一封感谢短信,对方说自己的腿疼病很少犯了,我这才想起来那天的事。”马师傅笑着说。 “服务行业一定要注意细节。”马师傅非常注重个人形象,他每两天就会换一身干净的衣服,同时,在出车期间外出就餐时,也会避免葱、蒜、韭菜等气味较大的食物。此外,马师傅车内的座套每天一换并给车辆进行定期消毒。他在后备箱里一直放着简易拖把,就是为了时刻保持车内卫生。每次遇到拎着大件行李的乘客打车,他都会主动下车帮忙;每次乘客下车,他都会提醒对方带好随身物品,不要拉下。 再过几年,马永田就要退休了。“有机会的话,我希望可以带着老伴一起外出旅游,在外地打车的时候,跟‘的哥’聊聊天。” 马永田乐了。 上海离婚律师 徐君霞律师 手机:18016320616 |